電視大屏展開體育版權之爭 退而自製成行業突破口

时间:2025-11-02 15:11:08来源:響徹雲霄網作者:新聞
  導讀:根據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體育產業“十三五”規劃》顯示,預計到2020年,中國體育消費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體育產業總規模實現3萬億。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泛體育愛好者已達6億人次,其中3億足球愛好者群體,2億經常觀看體育比賽和資訊的用戶,1億觀看網絡體育視頻用戶,3700萬熱衷的足球迷。顯然,這是一個龐大的市場,而泛體育內容無疑成為增強大屏粘性的重要內容之一。



  體育版權戰下的巨頭時代

  近幾年,在體育市場蓬勃發展的現狀下,用戶對於體育賽事直播的需求不斷高漲,而電視大屏無疑是觀看體育內容的重要入口。體育內容的延伸與擴充,也逐漸使得電視大屏內容的發展更為多元化,尤其是近幾年巨頭紛紛入局體育版權市場,豐富了電視大屏的內容。

  1、PP體育

  多年來,PP體育在賽事版權領域的大手筆有目共睹,尤其是手握國內外頂尖的足球賽事版權。

  以下是PP體育多年來所獲得的體育版權(不完全統計)



  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PP體育憑借著背後蘇寧集團強大的資本實力,集西甲、法甲、德甲等歐洲五大聯賽版權於一身,同時PP體育還囊括了中超、亞冠、中國之隊等國內重量級足球賽事版權。可以說,在多年的競購中,PP體育幾乎涵蓋了國內球迷最感興趣的所有職業足球聯賽的版權。而這些版權為PP體育在大屏端的發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2015年,蘇寧推出了智能電視係統ppos係統,隨著蘇寧體育所擁有的英超、歐冠、中超等頂級賽事獨家版權的增多,PPOS係統逐漸成為各大品牌電視爭相入主的智能電視係統。另外,PP體育與牌照商CIBN共建的大屏端APK應用“CIBN聚體育”,也和各互聯網電視廠商展開了合作。

  此外,PP體育為了覆蓋更廣大的用戶,在OTT端采取了與PC、移動端的一賬通模式,凡是付費會員皆可享受三端同樣的觀賽權益。

  優質的賽事資源加之深度運營,隨著歐冠及歐洲五大聯賽的相繼開幕,屬於PP體育的足球時代也隨之到來。從2018年開始至少到2021年,PP體育在國內足球版權市場的領導地位不可撼動。

  2、百視通

  在大屏端,百視通是NBA官方在國內唯一的授權方。早在2009年,百視通與NBA便開展合作並進入“全場次”播出時代,其轉播內容包括季前賽,常規賽,季後賽,NBA全明星,NBA東西部決賽,NBA總決賽,NBA選秀,NBA夏季聯賽在內的超過1200場NBA比賽以及NBA自製節目。從2009年以來,百視通完成了近萬場NBA賽事的轉播,不僅開創了NBA新媒體轉播史的先河,也成為國內NBA比賽播出數量之最的記錄保持者。

  除了在NBA的布局外,百視通在英超賽事中的經營也並不遜色。在2010年—2011年賽季中,百視通率先進行英超全賽事轉播;2013年,百視通入股新英體育簽署《英超新媒體播映協議》,獲得英超2013年—2019年六個賽季的賽事轉播版權,並擁有在IPTV、互聯網電視等旗下各新媒體平台的使用權。

  以下為百視通多年來獲得的相關賽事版權(不完全統計)



  版權固然重要,但僅購進版權後的運營也尤為重要。百視通憑借多年積累的體育賽事運營經驗,已經發展成為集前方報道、現場製作、幕後剪輯、製播團隊與一身體育全類型賽事運營模式,成功跨入超級體育3.0時代。

  3、咪咕

  在大屏端,除了蘇寧與百視通的多年競購運營之外,咪咕同樣在一些頭部賽事版權中也逐漸嶄露頭角。

  2018年,咪咕背靠移動,獲得2018年俄羅斯世界杯直播版權,成功打響了入局體育版權的第一槍。此外,2018年10月,咪咕獲得國內熱門籃球賽事CBA未來三個賽季PC端、移動端、大屏端的直播點播權。

  憑借著移動魔百盒在全國的強勢發展,咪咕體育在大屏端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而咪咕的入局,也使得大屏端體育版權之爭更加激烈。

  咪咕獲得的賽事版權(不完全統計)



  4、中國體育

  蘇寧的“雄霸一方”和百視通的多年深耕運營占據了電視大屏端優質體育版權市場的半壁江山,再加之背靠中國移動的咪咕的入局,這場大屏端的體育版權之戰更富戲劇性。就目前形勢而言,隨著巨頭的壟斷、費用的高漲,其他中小企業想要入局變得難上加難,但也並非無路可走。

  中國體育是中國體育報業總社與盛力世家聯合運營的體育媒體品牌,其前身《中國體育》雜誌是中國體育報業總社旗下曆史最悠久的視覺體育媒體。現在的中國體育是一個融合視頻直播、短視頻、高品質自製節目、及互動社區的,綜合性體育內容提供和服務機構。憑借豐富的稀缺資源和頂尖的製播、營銷團隊,中國體育也在競爭激烈的體育版權賽道上占據了一席之地。

  2016年4月,中國體育獲得了ITTF國際乒聯係列賽事2017年—2020年賽季的獨家新媒體版權。其實,乒乓球在國內的影響力並不遜色於兩大球,用戶粘性高。基於此,中國體育在獲得這一世界級賽事版權後,著力促進大至國際新型賽事的創辦及在中國的落地,小到針對青少年群體的特色推廣項目,不斷推動使乒乓球向更加年輕化和時尚的品牌形象轉變。

  此外,在2018年,中國體育獲得2018年—2021年世界羽聯係列賽事新媒體版權,賽事包括世界羽聯巡回賽、蘇迪曼杯、湯尤杯、世界羽毛球錦標賽等賽事。用戶可通過中國體育的PC端、移動端及OTT平台觀看世界羽聯羽毛球球賽事直播、點播等內容。

  也是在2018年,中國體育獲得2018年—2022年賽季星牌中台協賽事獨家新媒體版權及喬氏中式台球賽事新媒體版權;還有斯諾克賽事資源,包括斯諾克冠軍聯賽、斯諾克大師賽,公開賽,世錦賽,英錦賽,括中式台球世界錦標賽、中式台球大師賽、喬氏中式台球全球總決賽等中式台球賽事,同樣是通過中國體育的PC端、移動端及IPTV(喬氏不含IPTV)、OTT平台觀看賽事直播、點播等精彩內容。

  以下為中國體育所獲得的體育賽事版權(不完全統計)



  相比較“賠上家本”和巨頭爭奪頭部賽事版權,入局較為垂直的小眾賽事領域或許是較為穩妥的選擇,不過中國體育也有意開拓重要賽事的版權市場。2017年10月,中國體育獲得了CBA聯賽未來三個賽季常規賽、季後賽以及全明星賽的所有場次新媒體版權。

  於中國體育而言,購入CBA版權除了滿足自身運營模式的升級外,在CBA聯賽這個流量入口的帶動下,通過粉絲的增加和互動,中國體育旗下其他IP也會因此受益,從而在未來產生平台價值。

  體育版權戰下的另辟蹊徑:版權分銷

  在體育版權市場中,無論是國內的主流賽事還是國際上的主流賽事,都因其逐漸走高的費用讓體育版權的競購之路不可避免的走向了巨頭的時代。而由於體育賽事版權昂貴,“獨吞”容易消化不良,所以版權分銷成為常態。

  比如,PP體育在西甲權益被當代明誠高價搶斷後通過合作獲得剩餘西甲賽事版權。也就是說PP體育在原有截至2019-2020賽季的權益之後,又鎖定了至少2021-2022兩個賽季的西甲優先播出權。

  比如,百視通通過入股新英體育,獲得英超2013年—2019年六個賽季的賽事轉播版權,包含IPTV、互聯網電視等旗下各新媒體平台的使用權。

  比如,2018年10月,咪咕與蘇寧體育聯手打造咪咕PP體育聯運平台,並發布“451計劃”,上線了包括中超、歐冠、亞冠、歐洲五大聯賽等賽事版權;2018年12月8日,咪咕通過與東方明珠合作獲得其部分NBA、英超賽事轉播權。

  PP體育和新英體育雖然都不同程度地與優愛騰通過合作進行版權分銷,且優愛騰也早已入局OTT領域,但應版權方要求,無論是直接購買的版權還是分銷而得的賽事版權,隻能通過移動端呈現,並不能在大屏端觀看相關賽事。

  當然,在這龐大的體育市場,除了通過合作達成共贏之外,打造自有IP賽事,創辦自製原創體育內容也是一條不錯的分羹之路。

  體育版權戰下的另辟蹊徑:退而自製

  與其羨豔巨頭坐擁的賽事資源,不如退而自製以搶占相應的市場份額。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不斷提升,用戶的需求逐步走向多元化,各類休閑運動的發展空間也日漸提升,一些區別於傳統體育的自製體育內容正在逐漸回歸大眾視野。

  2016年3月,阿裏體育創辦了世界電子競技運動會。這是阿裏體育打造的一項世界級的電競賽事,該賽事覆蓋全球了125個國家和地區。在阿裏體育的IP陣營中,WESG是其最具競爭力同時也是阿裏體育投入最大的一項。另外,在2016年5月,阿裏體育與健康貓共同打造‘精武門’綜合格鬥職業聯賽,開創了一個包括賽事、真人秀及遊戲等要素的交互性體育IP,從賽事組織性、觀賞性與人們的參與度等方麵逐漸實現和國際高水平賽事的接軌,並推動國內搏擊賽事整體水平的提高。

  除了阿裏體育之外,有些體育在自製賽事IP方麵也卓有成效。作為HHI世界街舞錦標賽的運營方,有些體育一直深耕街舞領域,除了每年的HHI世界街舞錦標賽之外,還在2018年聯合優酷、愛奇藝打造了《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等原創體育綜藝節目。此外,有些體育旗下還擁有包括國際釣魚係列賽、國際飛鏢大師賽、九球世界杯、國際馬拉鬆係列賽、國際極限運動大賽、世界運動會、國際保齡球大賽等賽事IP,不僅建立了基於電視及網絡的銷售運營渠道,還就部分賽事IP進行落地運營、本土化開發、培訓、旅遊等係列衍生開發。

  無論是阿裏體育還是有些體育,之所以傾力打造如此小眾垂直的原創IP賽事,看中的無非是這些賽事背後那批粘性極強的用戶群體罷了。通過不斷深耕垂直小眾賽事領域,留住粘性極強的小眾用戶群體的同時吸引大量泛體育愛好者。這是自製IP賽事者的目的,也是拓展用戶另辟蹊徑的手段。

  除了自製IP賽事外,自製體育頻道、自製體育綜藝也都紛至遝來,不斷豐富著體育市場的發展。

  比如在國家廣電總局和國家體育總局的傾力支持下,經國家廣電總局批複同意、中國廣電授權,由國廣東方委托下屬中廣雲視團隊打造了自製體育頻道。有“冰雪體育”、“馬拉鬆”、“每日健身”、“體育賽事”四個體育垂直領域的高清付費頻道。以四個高清體育付費頻道為起點,深耕體育融合媒體業務,傳播高質量、專業化體育視頻內容,實現垂直化、分眾式的體育內容組合和交互分配形式,並積極探索線上線下結合、多屏跨終端營銷、大數據精準分析以及互聯網新零售業態的新型高清付費頻道運營模式,打造體育傳媒行業標杆項目。

  比如優酷的《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愛奇藝的《熱血街舞團》;騰訊視頻的體育超級企鵝籃球名人賽;PP體育的《足球解說大會》等等。

  在體育賽事版權費用逐漸走高的當下,動輒數十億的版權費用使得並非所有企業都能參與其中,成為直接的利益瓜分者。但在內容為王的時代下,優質的原創體育內容同樣能夠吸引大量用戶。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隻要最後能成功到達羅馬城,走哪條路並不重要!

相关内容